第(1/3)页 后勤军扩招计划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。 采矿队成功开采出了银矿后,士气大振,完全不需要动员和鼓励,每天铆足了劲头干活,往往到了饭点,也不愿意停下。 诸葛寻不得不命令军事部的人在练球之余,强制采矿队的队员回到后勤处吃饭。 对此,采矿队队员反倒是颇有微词。 “先生真是的,我们明明还有力气,还能接着干啊,这么早吃饭干嘛。” “说的就是啊,点起火把,我觉得我能干个通宵!” “多挖一个时辰,就多数不清的白花花的银子啊,铸造工坊那边都没休息,我们有什么理由休息呢!” “先生实在是太善良了!” 正在吃午饭的采矿队员一边吃着碗里有菜有肉的丰盛食物,一边抱怨着诸葛寻不让他们多在矿场上待一会儿。 甚至作为工程部部长的肖丰,还找到了诸葛寻,将这个情况传达给他了。 诸葛寻对此表示无奈。 这种要求……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啊! 虽然有些感动,但诸葛寻还是拒绝了肖丰的提议。 毕竟细水长流,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稳定道路。 采矿毕竟是个体力活,真要是长年累月的这么干下去,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时的动力和激情。 耐力和持久,是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能分配的。 诸葛寻可做不到不把这些工人当人。 而且换个思路来想的话,地下的银矿数量终究是有限的,早一天挖出来和晚一天挖出来,只要不影响到生产计划,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。 因此虽然肖丰主动请求加班,但诸葛寻还是态度坚决的拒绝了他。 让军事部的士兵们监督采矿队队员吃完午饭后,又强制他们休息了一个时辰后,这才放他们回到矿场,进行下午的工作。 至于诸葛寻,今天并没有去矿场巡视,他来到了军事部的训练基地,准备踢球。 位于城西的后勤军军事部训练基地,原身就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荒地。 经过后勤军百姓的辛苦劳作,现在这里已经有了几十栋整齐划一的木房子。 在木房子旁边,是十几块按照诸葛寻规定了长宽的足球场。 上面的草已经被修建整齐,木制的球门和布条缝制的球网都已经按好了。 至于中线、大禁区线、小禁区线,则是用石灰进行标注,清晰无比。 第(1/3)页